第一类 审核评估
一、 党的领导
(1)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情况。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情况。
二、 质量保障能力
(1)质保理念
质量保障理念及其先进性。
质量保障理念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与运行以及质量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2)质量标准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符合国家、社会及学生等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一流质量标准建设情况。
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落实情况。
(3)质保机制
质量监控部门及其职责,质量监控队伍的数量结构和人员素质情况。
自我评价机制、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质量改进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4)质量文化
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
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情况。
(5)质保效果
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
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
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三、 教育教学水平
(1)思政教育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立情况。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思政课程建设情况,按要求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情况。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举措与实施成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建设及选树情况。
学校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
(2)本科地位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情况;党委重视、校长主抓、院长落实一流本科教育的举措与实施成效。
学校在教师引进、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制度设计中突出本科教育的具体举措与实施成效。
(3)教师队伍
落实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第一标准的情况,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教学能力满足一流人才培养需求情况,引导高水平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推动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上好课的政策、举措与实施成效。
重视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核心培训教材,加强思政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4)学生发展与支持
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以及“强基计划”的招生、培养举措与实施成效: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立系统化的学生发展和学业指导体系,探索学生成长增值评价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
近五年专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十个典型案例及培养经验。
(5)卓越教学
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以及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等举措及实施成效,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建设的举措及实施成效。
推动“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举措与实施成效。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相关工作机构、工作制度健全,教材审核选用标准和程序明确有效:对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
资源建设,特别是优质的学科资源、科研资源转化应用于本科教育教学的情况。
推动招生与培养联动改革的举措及成效。
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具体举措与成效。
(6)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及成效。
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情况。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举措及成效。
四、 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学校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协同性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且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代表性。